寻找酒店业数字化与国家“低碳战略”的融合和商机

张兴国
2022-03-07
来源:

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也是未来酒店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值得重视的是伴随着数字化还有国家另一个重大战略:“低碳战略”。


“低碳战略”会对酒店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影响,会对酒店业乃至大住宿业提出怎样的要求、需要酒店在实施数字化过程中予以何等程度的匹配?


酒店数字化又可以从“低碳战略”实施过程中探寻到多大的商业机会和技术窗口?


思考并实践以上问题对大住宿业的生存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众所周知,“低碳战略”也称“双碳战略”。所谓“双碳”指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我们国家向世界庄严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过渡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这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而达峰目标包含达峰峰值和年份。


“碳中和”就是国家承诺,到2060年,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综合措施和方式将其全部抵消掉。


应该意识到“低碳战略”是事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全人类所作的重大贡献。国家的“低碳战略”是中国能源革命的目标也是未来我国社会经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习近平于2020年9月22日联大上提出我国低碳战略的目标,又连续六次在国际会议上重申这一宣示。中央五中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低碳发展的目标,因此可以预见低碳战略具有执行力度上的坚定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它涉及到国民经济方方面面各个行业,也会极大地改变许多传统的理念、文化、习惯、技术。


酒店业要如何坚定执行国家的“低碳战略”,必须清晰理解碳中和对行业的具体要求和影响,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充分利用酒店业“数字化”过程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数字化”中创新低碳手段,在“低碳战略”中探索数字化机遇。


要实现酒店业的“碳中和”,本质上就是要减少本行业经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那么酒店业有哪些途径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呢?


酒店业直接减排的途径:


不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包括煤、油、气。这几年酒店燃煤锅炉已基本淘汰,但油锅炉和天然气锅炉的使用还比较普遍,在低碳过程中这些用煤、油、气的锅炉将被无情地淘汰,数字控制电锅炉成为主流。


显见,炊事方式的电气化是必然趋势,这将导致酒店烹调方式的大变革:用电灶取代油灶和气灶。中国传统的明火烹调和由此产生的中餐烹调手势和技术将出现颠覆性的转换,大厨回锅重学是大概率的事件,烹调器具的数字化研新将层出不穷。


燃气热水锅炉的替代,引出地源热泵或直接利用地热,燃气锅炉集中蒸汽系统或将淘汰,以改变源侧大于汇侧造成巨大浪费的现状,汽改水是方向。必须使用蒸汽者,选用小型电热蒸汽发生器。


酒店业间接减排的途径:


重点是最大限度消除使用电量、热力造成的间接排放。


煤油汽改电,能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但使用电同样有碳排放的问题。我国目前煤电占65%,气电不到5%,每度电的碳排放为0.57kg。因此如果不节约,用电的总量仍然无法达到碳中和,方法是一要进一步节约用电,控制用电总量;二要尽可能使用水电、光电、风电、核电等“绿电”。那为什么不控制电力需求总量无法实现碳中和?答案是绿电的增量受资源制约,据国家能源权威专家——清华大学江亿院士测算,水电潜力5亿kW,核电1.5-2亿kW,风电、光电潜力7万亿kWh,发电总量约12万亿kWh稍多。如果用电总量超过12万亿kW,风光电的比例就要超过60%,而60%的比例一旦超过,就将导致调峰困难、电网不稳,因此酒店业碳中和过程中电的节约和建筑节能始终将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酒店智能控制系统将酒店环境的调试过程用数字化方式来实现?用数字智能方式来建立酒店外立面、环境、公区灯光和公区室温的最佳调节、实现对客房温度最舒适和个性化调节?


在国家加大绿电生产过程中,调峰问题不可回避,也需要酒店业(及其他用电行业)进行相向而行的数字化技术改造,才能获得有效解决。因为风电、光电、水电的生产规律与用电负载规律是有相当差异的,比如连续几天的静风就会引起风电生产减少、太阳日照的季节性变化和气候性变化就会引起光电生产的失衡;冬季枯水期也会引起水电生产的减少,总之绿电的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需要蓄能措施予以配套,同时也需要酒店建筑与电动汽车的柔性用电和包括酒店行业在内的用电需求侧积极响应。


酒店需求侧的响应包括:尽可能利用酒店物业的现成条件大量建立电动汽车的停车和充电设施,并且使现在的充电(桩)设施由单一功能的“充电”升级为充、储合一的电(桩)设施,汇入到全国的电动车储电体系中去。专家估计未来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3亿辆,50kWh/辆,每天可蓄电150亿kWh,加上电动车储电桩的蓄电能力,总的储电能力可达到200亿kWh 以上,相当于未来风电光电每天的产量,满足大部分储能需求。


有的专家同样建议,以后像酒店这类大型公共建筑,要参与到国家规划的建筑分布式蓄电池规划中,以每个蓄电站300平米,100Wh/平米,全国300亿平米建筑可储存30亿kWh,与上述电动车蓄电方案相结合可基本满足需求,这也是发达国家都在努力的布局,酒店责无旁贷。


加上酒店业内部使用的电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房)、空调、风机水泵、充电器等灵活负载的直流系统灵活地链接光伏、蓄电池、充(储)电桩等,并通过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自适应地完成峰值调节。


酒店需求侧的响应还可以包括:优化酒店建筑节能设计,多采用屋顶、建筑表面安装,既满足楼宇装饰又有采电功能的光伏玻璃,把酒店建筑变成一个绿色供电系统。这一点会在今后绿色酒店的建设标准中成为首选。另外酒店楼宇发展光储直柔的配电或其他可实现柔性用电的方式为电网调峰发挥作用。


酒店内部营运用电也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将扶梯、空调等设施的变频调节实现需求侧响应运行模式;此外运用酒店墙体护围结构蓄冷、蓄热、土壤源热泵中深层地热热泵间歇式运营模式技术也会为酒店用电设备转移负载实现调峰发挥作用,而这一切技术的实现,都将结合数字化智能管控技术而非人工监控予以广泛应用。


在未来酒店发展中,酒店物业的选择和营建中贯彻“少拆多修”原则,尽可能通过减少酒店建材使用量达到“低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当前建材生产导致的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40%。酒店的建造将实现软着陆,能够改建的尽量改建,能够维护的绝不拆建,以此减少钢铁、水泥等建材的用量。未来可期的酒店结构设计也会顺应低碳战略要求,最大量采光、保暖、节能的新型建造处理和建筑结构体系会成为新酒店的趋势。其中数字化运用在这些新结构的酒店中将大量出现,比如向阳(或背阳)智能窗帘、能够追踪光线亮度实现对楼宇外部景观灯光开关的智控系统;对酒店室内公区(如大堂、车库等空间)实现最佳光线供给的数字系统;实现依据土壤墒度和不同植物种类生及生长特性对水分和湿度进行自动分析加灌溉的智能园林喷灌系统,等等。


在酒店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酒店数字化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个应用空间和维度,也新辟出一批重大商机。“低碳战略”的实施,必然引进和开发各种能源供给和控制的新系统和新设备,这种新系统和新的设备绝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的技术转移到这场新的战略计划中,而将采用大量的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以实现对酒店业低碳目标的控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如何采用数字技术和AI技术实现对酒店能源和运行系统的智能化革命,这对众多的酒店科技和能源供给控、制科技企业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当各种低碳减排设备陆续进入酒店业时,首当其冲碰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系统间的的数字信息交换,也即数字化系统本身无法避免“数字孤岛”的问题。比如,现在酒店的管理中各种智能系统已经不少,但彼此间基本独立运行,系统数据交换比例很低,系统运行就是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进行简单的控制。举个例子:现在酒店的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当天的室外温度、湿度,结合出租率、客人流量的实时变化动态、酒店内各个不同场区的朝向、遮光设施、窗帘及消费场景(客房、会场、大堂、餐厅、泳池等等场景)进行灵活的动态联控,达到既满足具体场景对温度的特殊需要,又由于对不同场景实施不同的温控策略,从而使得酒店的空调用电在最优化调适的原则下得到最佳效果。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对酒店内的各种数字化系统进行智能总控,即把客控、温控、PMS、流量探测系统等统统整合在一个综合的智能总控平台上,统一、持续、实时地接收各系统搜集的大量反映酒店运行的即时数据,予以可视化显示(报警)。同时智能总控系统按照酒店运行最佳实践形成的管理标准(如不同场景的最舒适温度),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各种影响空调温度调适的实时数据,通过大数据形成的模型,以最合理的算法形成系统运行指令从而使空调系统调节到最舒适最节能状态。


可以说,这样的场景在酒店里是非常丰富的。这里,酒店数字化总控平台是建立在物联网技术上的一种崭新的酒店应用系统,它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酒店信息的主数据库,成为未来酒店管理与运营的综合控制平台。它一方面完成对酒店各种智能系统的智能统合(智能HUB),同时利用数据、算法和算力完成对各个系统实时的最佳的智能控制。这种智能控制的结果包含了酒店运行的经验和标准(SOP)更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智能控制指令—使酒店的运行摆脱了简单、不变的经验形成的桎梏—形成最有价值的酒店数字资产,其意义非常广远。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酒店业对低碳的要求会成为与利润同样重要的指标,又因为“低碳”有数字化的加持,酒店内的节能减排及相关的系统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对此传统的酒店管理公司无论在理念、资源还是在能力和责任方面越来越捉襟见肘。“专业”的导向大概率会出现分工的细化:酒店能源和物业委托管理新模式脱颖而出。也就是酒店管理公司专心酒店现场服务、专攻客人引流提高出租率和扩大连锁范围;酒店能源管理和物业委托给有智能系统建设、运营资源和人才的第三方团队,以提升物业总体运行效率和实现低碳目标,在运行结果上实现利润分配,达到酒管公司、业主和委托管理方的利益最大化。当然,这种新模式能否呈现为一种行业趋势、一种新的商机,值得期待和观察。

(作者系中国饭店协会信息化首席顾问、中国酒店科技联盟首席运营官、中国酒店数字化专委会会长 )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