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讲好文旅故事,不要理念先行,要客人先行,要契合人性

2022-03-06
来源:凤凰网

聚焦文旅品牌国际化传播,洞察文旅品牌当下与未来。12月11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凤凰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承办,凤凰网旅游、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旅游传播研究中心执行的2021第六届博鳌旅游传播论坛在博鳌举办。

作为202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琼海分会场主体活动之一,论坛以“守正创新、融通中外,传播文旅好品牌”为主题,邀请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成,凤凰网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池小燕,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党委书记陈江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中宣部原人权事务局巡视员黄军衔,文化和旅游部审读组成员、原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张坚钟,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长,华侨城集团原董事、总经理姚军,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吉小冬等重量级行业专家,政、产、学、研等各界嘉宾共聚一堂,聚焦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前瞻。

由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与凤凰网共同发起的2021“文旅好品牌”评选结果同步公布,优质案例分享、大咖主旨演讲与多场高峰对话轮番上演,共探中国文旅品牌传播新思维、新路径。

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发表了《如何做好文旅品牌的国际传播》主旨演讲。魏小安表示:旅游是生活,生活打动人,文旅故事的讲述,要契合人性,直击人心。

photoplus

关于如何讲好文旅故事,魏小安强调,需常识立足,旅游者出去玩要求的是时尚、快乐,不追求系统的知识。所以文旅故事的讲述,需动情、动意、入脑、入心,要有一套很完整、很系统的,但是很温柔的东西,让客人入脑,让客人入心,他才能记得住,才能感受得到。

此外,魏小安表示,如何将文旅故事讲得好玩,首先是点切入,线延伸,面扩张。所谓点切入就是从小事开始说,从常识开始说,这样讲出来的故事,精彩、具体、鲜活。从点切入后,形成一个线延伸,最后形成一个面的扩张。从小到大故事好讲,从大到小这故事讲不下来,所以文旅故事的讲述需要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洋题中做,中题洋做,虚题实做,实题虚做。其次,需转换思路。“稀奇古怪出思路,倒行逆施谋发展,吹毛求疵抠细节。”即创意的前提是无拘无束,是心灵的放飞,是自由之精神,创意的发展是平台的建设,是制度的保障,这是个人创造力与组织执行力的结合,是社会宽容性与法治的进步。

photoplus

最后,关于文旅故事的落实,魏小安提出了建议。首先,故事要有人物,人物要有变化,变化要有细节。其次是给谁讲,就是谁的故事、谁的语言,比如我们融通中外,你要给美国人讲故事就得用美国语言,你给英国人讲故事就是英国语言,给日本人讲故事就是日本语言。第三是讲什么。魏小安强调,内容、内容、还是内容。故事讲完得有产品,产品里面得有内容,缺乏内容的东西可以火一时不能火一世,可以网红不能长红,我们现在追求网红,网红只是个手段,只是一种工具,但是说到底是长红。所以讲好文旅故事,就是追求效果、传播力和影响力。品牌需要品质,这是左边这一块的要求;品牌需要品位,是消费者右端的要求。细细地品位,有好的品质才能形成品牌,所以很自然,这样就会把这些事落实下来讲好。

以下为魏小安演讲实录(凤凰网旅游编辑整理):

各位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讲好文旅故事,既然说讲好文旅故事,我就尽量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演讲。

做旅游到现在42年了,应该说每天都要碰见这样的事,每天也都要研究这样的事,最早有一次是1987年,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延庆当县长,那时候大学生能当县长是大官了,他去找我,说我光听水库旁边有三万六千亩荒地,你看看能不能做点旅游,我就去了一趟,转了一圈也没什么可转的,后来就跟他商量了一下,我说先定个名字吧,康西草原。然后就得搞产品设计,那时候这些概念都没有,就知道你得往里装点东西。之后比如说公路往下走,走到哪呢?走到水库边上有一条小路,这叫康西八景之一:边城古道。走到水库边上里边有个岛,岛上有几间破房子,这也是康西八景之一。

花了一天时间我写了一个文案,就给我这个县长同学了。第二天《北京晚报》上就登了,第三天人就去了,当年接待了三十万人。这个事我很对得起延庆人民,但是很对不起北京人民,因为到现在为止,凡是去过的没有不骂的:“这是什么,太能忽悠人了”。

只不过我说这是一个比较早的故事,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产品,更没有产品概念,所以有点东西老百姓就要去,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人口多,海量,什么事情都是海量,这种海量优势培养了我们一个概念,就是不会讲故事,所以我们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理念,讲好文旅故事,你到底要干什么。

从我们多年的传统来说,理念高端、宏大叙事、名气追求,所以走到哪儿都是两句话,八个字,大体的评价就是“正确的废话”。

2005年,我到三亚,给三亚四套班子讲课,其中涉及到这个问题,那时候三亚做了一个事,我很赞赏,他们花了一千五百万征集三亚的品牌,形成三亚的名片,大概有一百多万人参与,应该说目标达到了,但最后的结果是“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说到这儿,三亚当时江书记在台下坐着,问我“你怎么评价我们这个结果”,因为最后是征集出来的,我脱口而出“正确的废话”,他就急了,他就站起来了,“我们三亚花了一千五百万办了这么个事,在你的评价就是正确的废话?”我说“我这是脱口而出。”他说“你说怎么改?”我说话赶话,怎么改,至少可以各改一个字,叫“美美三亚,浪浪天涯”,你们自己琢磨哪个好,美丽是你自己说,但是我的心里感受要美,浪漫也是你们说,但是我要体验到浪漫,所以在这个事上我感觉,我们自我感受,好好想一想,比如,我们到一个地方去玩了一把,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想,你在那儿看了什么景区景点,你根本记不住了,但是你在那儿碰见过什么有意思的事,碰见过什么好玩的人,你一定记得住,这就是一个自我感受。

常识立足,我们很多东西弄得缺乏常识,所以到哪儿大家一张口“我这儿文化厚重”,旅游者出去玩要求的是时尚、快乐,他不追求系统的知识,你非得弄一个又厚又重的东西压在他肩膀上,你的故事能讲好吗,没别的,我用脚投票,我不来了。这就是常识。

再比如说,我们到自然景区经常一句话:“这是天然氧吧”,甚至“天然大氧吧”。我就说这个词最好不要用,氧吧是什么概念?日本在八十年代这个期间工业化发展迅速,所以空气污染很厉害,日本人确有创造力就搞出了氧吧,到了九十年代日本的工业化过程完成了,氧吧没有了,但是这个词进了中国,而且大家都很习惯的用这个词,我说这叫什么?这叫以美玉比顽石,明明我的空气这么好,像刘成副厅长讲的是我的负离子含量,有这数据就够了。

但是大家还是觉得没有这两句话八个字,我不说正确的废话我就立不住,这就是我们讲不好文旅故事的失败,所以反过来说,用什么理念讲故事?动情、动意、入脑、入心,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感情,要动情,要有意念,要有一套很完整、很系统的,但是很温柔的东西,让客人入脑,让客人入心,他才能记得住,才能感受得到。

讲什么故事?历史古老文化厚重,我们一讲故事都是这一套,莫如生活鲜活,所以旅游是生活,生活打动人,这样契合人性,直击人心,这样讲故事的理念至少是正确的。

第二方法,就是怎么讲故事。文旅故事有一点好,就是它不涉及其他这么多复杂的东西,也不涉及意识形态,所以也不会犯什么错误,就是你怎么把故事讲得好玩,无非就这个要求,

点切入、线延伸、面扩张,所谓点切入就是从小事开始说,从常识开始说,你要这么说这个事大家就能接受,上来都是高大上的话语,上来都是我们一套意识形态的话语,那不叫讲文旅故事,文旅故事不能这么讲。比如刚才我听何女士的发言,说到两个画家这就有点故事了,所以她很自然。上午我听六个案例很聚精会神,为什么?精彩、具体、鲜活。这就叫讲故事,所以我们从点切入,比如我从某一个人物切入,从他的故事切入来说我这儿的旅游,感受就完全不同,然后形成一个线延伸,最后形成一个面的扩张,从小到大故事好讲,从大到小这故事讲不下来,这样的话就需要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洋题中做,中题洋做,虚题实做,实题虚做,这都是我的经验。

我每一个里面都有案例,说一个案例,挺好玩的,我到安庆,老板开了八个小时的汽车到杭州找我,我说这个人心太诚了,我们就吃了一顿饭聊了一个天,他在开发一个景区叫小龙山,吃完饭又八个小时开回去了,我感动了,我说那我去一趟。到了那之后,往山上走,走到半山了还找不到感觉,过了半山我找到感觉了,因为山的特点是花岗岩的山,都是大石头,一路看一路聊,下来之后我说你改个名吧,大龙山、二龙山、小龙山,中国太多了,到处都是,你的最大特点就是巨石,你就叫巨石山,他一听挺好。而且当时正好一个评定组给他评3A,我说你就以巨石山这个名字来报,结果还就这么报下来了。这个名字改了以后,当年客人增长了50%,他没干什么,就是名字变了,后来他就很兴奋,说这事往下怎么弄,安庆十万人在网上发动了一个新的安庆保卫战,保卫什么?说我们这个地方叫小龙山,来了个专家非得给我们改成巨石山,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要保护我们的在地文化,这老板着急了就找我,我说什么时候我去了再说,来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话,我说我改的是市场名称,地理名称并没有变,行政名称也没有变,换个市场名称怎么了,有什么可保卫的?还慷慨激昂。

这个景区后来运营的状况不错,前两年有点走不下去了,我说很简单,弄点文化创意,在大石头上做文章,比如这块大石头你画一幅画,那块大石头你搞一个攀岩比赛,那块大石头砸点台阶上去,诸如此类,你就往这个方向走,这个事你不要做,让你儿子做。他儿子刚从英国留学回来,正跃跃欲试,我说你老了,你的思路跟不上,你就让他做就行了,一把做成了一个网红山,他说我现在有十个网红打卡点,大家把这十个点卡打下来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就跟着在我这儿吃饭,他说我想做二十个,要让人在我这儿呆一天就能在我这儿住一晚,我说可以,不能再多了。

这都是一个思路的转换和一个方法的运用,所以很自然,稀奇古怪出思路,倒行逆施谋发展,吹毛求疵抠细节,我用了三个贬义词,为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不能老按传统走,老按传统走不行,所以创意的前提是无拘无束,是心灵的放飞,是自由之精神,创意的发展是平台的建设,是制度的保障,这是个人创造力与组织执行力的结合,是社会宽容性与法治的进步。像这样的东西在每一个地方实际上我们都能感受到,可是你没有好的方法就不行。

我说一下海南的故事。我去昌江,之所以去是在海口看见有人玩石头,我说石头哪来的?他说昌江的,这种石头在广东、广西都有,海南也有,叫黄蜡石。黄蜡石品质并不高,可是我看昌江的石头玉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就在昌江里面河流一带,我去完了之后和当地收藏石头的人讨论了一下,我说咱们换个名叫昌江玉,一个黄龙玉、一个金丝玉,就是换了个名,价值涨了百倍,我说你这个我不敢说百倍,五十倍的涨价是有的,结果有个老板马上花了几百万买石头,弄了几卡车拉回来了,回来就起来了。

我在昌江真看见一个好东西,峻灵王庙,小庙一座,可是汉、宋、明三朝皇帝皇封峻灵王。而且这个小庙现在还有人去拜,尤其是渔民出海之前到这儿来拜,后来我就想了一个事,中国没有海神,如果说有海神就是妈祖。但是妈祖是东海、黄海、渤海之神,我们南海200万平方公里没有一个南海之神,我就说我们能不能搞一个南海之神峻灵王。因为苏东坡当年到那个地方去,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所以现在庙里面还有他的碑文。这种历史的渊源,这种从古到今的连绵,为什么不能做这个事?

旁边一座山,山不高,我专门上这个山走来走去,我就说就在这儿搞南海之神,他们说那得花多少钱,我说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我的构想是天做殿,山为神,整个天是大殿,这个山是内容,然后有一块大石头把这几个字刻上去,一条路修上去就够了。以政府名义做这事儿当然不合适,可是以民间名义、以企业名义是可以做的,关键是有这个需求。因为历史上它规模不是特别大,总有人出海之前到那儿祭拜,海洋这么大的风浪,这么大的不确定性,这么大的风险让人必须得有一个神来祭拜,这是人性,这是规律性的,所以很自然。

第三,落实。这个东西怎么落实?讲故事,首先一个,故事要有人物,人物要有变化,变化要有细节。我们很多故事没有人物,或者说有了人物,这人物就高大上,这人物比如从小就英雄,这种东西让人觉得假,而且没有细节,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我们任何一个地方要想讲好文旅故事,必须要有这三个要素。

第二,给谁讲。就是谁的故事、谁的语言,比如我们融通中外,你要给美国人讲故事就得用美国语言,你给英国人讲故事就是英国语言,给日本人讲故事就是日本语言,我们都是这一套,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播《梁祝》,总理就是一句话,这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句话不用解释了,大家马上明白了,这就是用他的语言讲我们的故事。

第三讲什么。内容、内容、还是内容。故事讲完得有产品,产品里面得有内容,内容都好玩,我们现在好多东西就是缺乏内容,缺乏内容的东西可以火一时不能火一世,可以网红不能长红,我们现在追求网红,网红只是个手段,只是一种工具,但是说到底是长红。因为在旅游学界有很多专家从美国人那儿搬了一套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我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于物质性产品、技术性产品来说是完全成立的,只要技术进步了,原来的产品就淘汰了,所以它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对于文旅产品来说不然。再过一万年故宫还是故宫,再过一万年黄山还是黄山,变化的是旅游者,一代一代新的旅游者在变化,但是我的产品不需要这么变,因为我的内容摆在这儿,在形式上、在工具上、在渠道上、在方法上都可以调整,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这个。

八十年代,中国旅游发展四个产品,故宫、兵马俑,两个文化类,黄山、九寨沟两个自然类,迅速变成的中国在世界上的象征,四十年过去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象征还是这四个,顶级的资源、一流的产品,而且现在细节越来越完善,给客人的感觉也越来越好,所以很自然,怎么讲?形式创新接受,新形式需要新的创新,创新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得考虑接受,所以这里面最终是讲好,讲好就是追求效果,传播力和影响力。品牌需要品质,这是左边这一块的要求。品牌需要品位,是消费者,右端的要求,细细品位,有好的品质才能形成品牌,所以很自然,这样就会把这些事落实下来讲好。

最后再说一个故事,兵马俑刚开的时候都是计划经济这一套,下午四点半关门。这时候美国有一个将军团来了,都是美国军队里的将军,当时西安国旅的老总张小可接待,他们下了飞机就一件事,要看兵马俑,因为那是中国秦朝的军阵。结果这个老总紧急联系,一直找到省长特批。五点钟到了那儿,客人没有了,已经关门了。开门了,进去之后这些将军一开始还挺散漫的,结果张总就开始发口令,立正、集合、站队,最后敬礼,将军们一听都明白了,当代的美国将军向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军阵致敬,什么话都没讲,就是这一套,把美国人镇住了。

还有一个故事更好玩,康辉国旅的一个全国特级导游,他是德语翻译,带了一个德国团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到了大理,那时候他已经把德国人完全收服了,所以吃晚饭的时候就说晚上吃完饭九点钟我们在大堂集合,人家想还有新节目,所以九点钟他就带着客人走了,出了大理城到了洱海边上,请大家坐下来每人发一只小蜡烛,大家等着他说话,他只是嘘了一声,点着小蜡烛,看着苍山的明月,听着洱海的涛声,蜡烛点得差不多了,他站起来拍拍手走了,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客人很兴奋,说这是此行中国最好的节目,后来我就问他,后来呢?他说后来小费大把。

所以我就说,这些东西真是有高手,真是一步一步的在实践中创造,所以很自然,我们要讲好文旅故事,不要理念先行,要客人先行,要契合人性,要直击人心,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故事真正讲好,你的故事讲好了,你在国际上的影响自然有了。我前几年出国每次和同行聊天,他就说你们中国说的这些东西没有人味,都是你们的宣传,这样讲故事行吗?所以,好多东西还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想,不必死追时髦,这种时髦追来追去没有多大意义。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