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陈寅在2023年两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谈及如何拉动旅游和消费复苏,以及如何支撑国货通过免税渠道,从海南走向世界。
自从2021年10月出任这家中国最大的旅游集团掌门人,陈寅一直低调潜行,鲜有接受媒体采访。此次陈寅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畅聊多个议题,包括对海南免税消费市场前景与海南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看法,以及疫情后中旅集团的业务架构和市场布局的变化。
(图注:中国旅游集团供图)
消费复苏“两侧”入手
21世纪:文旅行业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疫情这三年对中旅集团影响几何?目前业务的恢复情况如何?
陈寅:三年疫情期间,我们面临出入境业务全面停摆,口岸免税店、跨境客运、邮轮等长时间关停,酒店、景区客流急剧下降,海外签证中心及香港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等困境。特别是2022年,内地新冠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对中国旅游集团经营带来了远超预期、也远超2020年和2021年疫情影响的冲击。集团经营绩效尽管受市场拖累明显下滑,但总体仍优于行业对标水平,实现了整体盈利,稳住了业务基本盘。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特别是今年1月8日实施疫情“乙类乙管”以后,国内旅游市场强劲反弹。从中国旅游集团数据看,今年1月累计接待613万人次,同比增长62%,比疫情前同期增长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超过疫情前水平。开年市场的平稳回升,奠定了今年中国旅游市场“稳开高走,逐步回暖”的态势。
21世纪:扩大内需是2023年政府工作重点,您认为该如何拉动旅游消费复苏?
陈寅:旅游业是大民生事业、大消费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社会消费增长、扩大就业容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拉动旅游消费复苏。
首先,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研究考虑为旅游企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并协调相关机构为具有良好信誉的旅游企业提供增信,帮助企业打通融资需求落地障碍。另外还可以考虑改进假日制度,促进旅游需求增加。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适当增加公众假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增设地方节假日,发展地区性传统节假日(例如广西“三月三”)等活跃节庆经济,促进旅游消费。
其次,提高旅游供给质量,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建议引导旅游市场主体推进优质资源开发,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以高质量旅游投资运营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比如创新旅游用地(建设用地)供给形式,鼓励创建沙漠、草原及戈壁等类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中西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完善土地、海事等海岛开发配套政策,促进南海等旅游资源开发。或者鼓励大型旅游企业主导,聚合社会资本,兼并收购有潜力和创新性强的项目,提升高品质产品供给能力。深化推进旅游数字化建设,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推动入境游行业恢复和良性发展,建议将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区域和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西部地区设为重点优先推广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引导旅游企业创新升级“美好中国”入境旅游产品,推动国内游、入境游互促共进。
还有一点,深化内地香港旅游合作,推动香港旅游市场复苏和提质升级。建议支持驻港中资企业更广泛进入和深耕香港经济民生领域,增强资源控制力和社会影响力。鼓励香港中资企业加强内部协作,以及出资采购香港本地游产品,助力进一步激活香港旅游市场。鼓励大湾区旅游合作,支持香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枢纽,推动香港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和国家级旅游展会。延展144小时便利签证城市,将过境免签政策延伸至广西、福建、湖南等广东周边地区,巩固香港作为中转城市的地位。研究建立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示范区,在放宽免税购物额度、支持跨境电商新模式等方面创新机制,为承接消费回流给予政策支持。允许驻港央企适度拓宽主业范围,支持在港旅游央企做强做优做大,对在港央企投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有利香港繁荣稳定的重大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提升行业引领力,助力香港繁荣稳定。
21世纪: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旅游市场复苏,部分企业仍在观望,就企业的亲身体会来看,政策是否还有改进空间?您建议政策在哪方面发力提振市场信心?
陈寅:结合目前国家陆续出台的多项促进旅游市场复苏的政策内容,建议充分考虑旅游业短期“保生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入手,提升政策的系统性。
需求侧,建议在“钱”、“闲”和“场”上下功夫,除了消费券等刺激政策为,加快完善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推进弹性、错峰休假,平衡淡旺季客流量,平缓游客数量的波动曲线,增强行业稳定性。
供给侧,建议进一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旅游企业创新转型,向提供高附加值新生活方式的衍生产品和相关产业延伸,提升发展韧性。创新信贷产品,适当放宽融资限制,给予旅游企业更加有效的支持。
疫情后海南免税仍有吸引力
21世纪:海南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贵司免税业务在海南获得重要发展机遇。贵司这些年在海南的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陈寅:到2022年底,集团在琼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280亿元,在琼员工超过1.1万人,分别是境内总部迁入前的约18倍、5倍;2022年在琼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是境内总部迁入前的8倍。
在免税业务方面, 2020-2022年,中旅免税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分别实现327、545、391亿元,旅游零售收入保持在海南省社零总额的16%以上。从2011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落地,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中旅免税从成立第一家离岛免税店开始,历经十年,形成包含海口国际免税城、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在内的全岛布局。
在酒店业务方面,集团旗下中旅酒店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围绕消费者需求,将国际先进的酒店管理经验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借助自由品牌和运营模式输出,让民族酒店品牌在海南落地生根。
在旅行服务方面,中旅旅行产品研发运营中心专门针对海南推出“超级假日”、“蔚蓝”、“微笑”和“深蓝2+2”四大系列28款产品,召集国内50余家主要客源地骨干分公司,组成海南旅游全国联动项目组,积极打造“海岛西游记”“绝美西线”“山海秘境”等中西部特色旅行线路,将游客从东海岸吸附至中西部,推动实现海南旅行产品区域一盘棋的整体布局。
在旅游交通方面,集团旗下的中旅邮轮,携手中远海运集团、中交建集团共同打造“南海之梦”号邮轮,顺利开通三亚-西沙航线,让更多国人能够亲触南海、一睹西沙美景。
21世纪:就贵公司在海南的运营经验来看,目前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还存在怎样的挑战?有哪些改进空间?
陈寅:目前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免税行业做大做强,配套的离岛免税相关政策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具体包括:
一是以提升离岛免税国际竞争力为重点适配封关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尽早研究并出台2025年海南全岛封关在离岛免税方面的政策,在形成适度开放的同时,保持原有政策平稳过渡,新政策需有利于吸引消费回流,有利于保持海南相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免税购物的竞争力。
二是政策支持中国品牌从海南走向世界。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和配套有力措施,一方面支持鼓励国产精品进入离岛免税店,在优质自主品牌上发力,借鉴海外其他国家经验,深化国产品牌产业关联,推动国产品牌迈向全球化,向世界诠释国货精品魅力。另一方面加速生物科技、生物材料等国内高新上游企业在海南落地,推动国际创新产品、高标准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和销售,通过旅游消费有效拉动上游生产,建立免税企业与品牌商、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增强海南消费吸引力。还有一点,促进中国免税的品牌输出与全球扩张。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激烈竞争,加大支持力度巩固中国免税企业行业领先地位,推动海南成为“行业灯塔”,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品牌强国。
三是加快政策落地,营造海南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落地力度,提升国际游客通达海南的便捷化水平,加快推动海南试点开放第七航权,为进一步优化签证政策创造条件,带动国内外旅客出入境休闲消费,同时优化交通枢纽与商业设施、体育场馆、文化场所、旅游景点等消费载体的交通对接,做大做强口岸经济。
21世纪:随着出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海外购物需求是否会恢复到疫情前?这是否会对海南的离岛免税业务产生冲击?如何提升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对游客的吸引力?
陈寅:我们看到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出境游迅速回暖,如2月6日当日,全国出入境人员数量就达到67.6万人次,创疫情以来新高,达到疫情前的36.6%。春节期间出境情况也很不错。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内地旅客预订境外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跨境机票订单增长4倍以上。
同时我们依然认为中国仍然会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旅游零售市场之一。贝恩公司报告指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结束前,中国奢侈品市场会重归正向发展。中国有更多的中高收入消费者,到2030年这部分消费者的数量预计会翻番。
海南离岛免税的消费潜力依然很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崛起,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持续提升。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2万美元大关,消费向高品质升级的趋势已经确立。根据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消费增量将占全球消费增量的25%以上,超过全球任何国家。政策放开后,仍然会有许多中国人将海南作为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海南是中国最有优势和最有活力的开放市场之一。从资源和定位来看,海南是中国最大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是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享有丰富的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工具包,并且具有独特的海岛资源和海洋文化,对中国和全球的人才、资金和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023年春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海南12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达25.7亿元人民币,同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20.7%,比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329%。我们开业不久的海口国际免税城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超27万人次,单日客流最高峰达到4.8万人次,也超过了去年10月开业的客流水平。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消费者已经形成到海南休闲度假、购买免税品的消费习惯,这种习惯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集团将不断加强在海南的布局。比如我们打造的三亚海棠湾一期2号地项目也在稳步建设中。除离岛免税外,高端消费也将拉动海南消费。为此,集团积极推进旗下旅游全产业链业务进入海南,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各业态协同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支持国货从海南走向世界
21世纪:您刚才提到支持国货进免税店,恰好国产品牌也有借免税渠道进军海外,但困难重重,问题出在哪里?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国产品牌在中免渠道上的占比情况如何?中免是否有计划提升国产品牌的占比?
陈寅: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和国产品牌的合作情况。我们的免税板块从2000年开始引入国产名优商品,迄今已与近百家国产品牌进行了合作,覆盖电子产品、国潮美妆、烟酒、健康养生、潮玩、时尚奢侈品、腕表珠宝等众多品类,颇具规模。
比如在电子产品方面,华为最新的覆盖3C数码、汽车于一体的免税智能生活馆去年10月落户海口国际免税城,比邻苹果品牌;国潮美妆方面,海口国际免税城二层专设了“cdf China-chic美妆”,店里引入润百颜、林清轩、鹤禧觉色等国产香化品牌,为本土香化品牌提供与国际品牌同台展示的机会;酒水方面,海口国际免税城开设了全球首家旅游零售渠道茅台文化体验店;珠宝腕表方面,三亚和海口国际免税城引进麒麟Qeelin、贝伦斯Behrens等中国独立制表及首饰品牌,上海机场免税店引进黄金饰品品牌“周大福”,柬埔寨金边店引进“中国黄金”等;潮玩方面,52toys作为中免首个出海国潮玩具品牌,2022年成功进驻澳门GLP电商平台,2023年1月在柬埔寨金边店正式开售。
我们和国产品牌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零售层面,而是以零售为载体又超越零售本身,与中国国产品牌共同挖掘、塑造品牌文化,为消费者打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认为国产品牌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2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免税发展和鼓励行业创新的宏观政策,不但要积极推动国产品牌走出去、同时还要把国外优质商品引进来,对免税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更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旅集团有信心助力更多国产品牌走出国门。我们目前在建包括三亚国际免税城扩建项目(一期2号地)、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等多个项目,致力于打造集高端零售、滨海文旅元素和前沿文化艺术场景于一体的国际文化旅游商业新地标。我们也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倡议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香港、澳门市内免税店的营销网络,寻找机会在日本、斯里兰卡及老挝等亚洲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家开设海外市内免税店。我们希望以这些项目为契机,携手更多本土优秀品牌,乘政策东风,通过免税渠道走向世界。
21世纪:疫情改变了很多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中旅集团的业务架构在疫情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陈寅:三年的疫情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集团不断适应旅游业新生的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业务架构,优化市场布局。
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香港业务发展行动方案(2022年)》,设立港澳业务部作为专责机构,统筹集团在港发展,协同中旅发展等企业,通过并购进军香港物业和安保行业,收购君怡酒店,拓宽民生服务领域。
另外,按照“一业一企、一企一业”专业化发展和金融业务“三个一批”的要求,结合集团发展战略需要和相关业务政策环境变化,我们集团对景区和地产业务实施专业化改革,对原中旅金融进行转型调整,成功完成焦作中旅银行股权重组,对中旅旅行持续推进一体化改革,对相关事业群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组织架构进行了梳理优化,集团产业布局进一步清晰,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
21世纪:可否透露未来两年中旅集团的市场布局?比如战略重心以及免税门店的布点等。
陈寅:可以跟你透露的是,我们将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区域布局。
首先会立足香港,积极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将做好香港旅游产品线路的设计和推广,服务好内地客群和香港本地客群;加强与特区政府和内地地方政府的对接合作,主动承接旅游推介和目的地营销推广项目,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大力发展港澳青少年国情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和研学旅行,增强祖国认同感。做好在港存量业务运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综合交通平台;加快推进香港在建项目,研究盘活在港物业资产,加快拓展香港文旅项目。继续在香港加大市内免税店、邮轮免税、批发等业务的投资,并积极寻找海外并购标的。继续做强做大在港酒店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坚决做大做强香港业务。
其次是深耕海南,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这个上面说了比较多就略过。
三是拓展内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建设中。主动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持续改进供给质量和效能,加强客源地服务提升和目的地投资开发联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业务结构,加快重点目的地布局。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重点拓展地产、免税、酒店、休闲度假区等业务;在中西部旅游资源富集区域,重点拓展自然人文景区业务,从供给端发力推动当地优质文化内容的创意生产,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做精海外,布局中国人出境热点目的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优先争取“一带一路”国家签证中心项目,实现境外签证中心数量及业务量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以旅游线路开发为驱动,带动“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发挥好“民间外交”作用,并做大出境游、入境游的业务规模。积极寻找“一带一路”国家旅游目的地项目投资机会,承接好国人海外旅游度假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拓展海外免税业务,投资拓展一批海外市内店,积极参与机场免税业务经营权投标,进一步提升国际行业地位及话语权。加大海外输出酒店管理业务,加大“一带一路”国家业务布局。
另外,我们还会加强业务协同,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坚持市场和客户需求导向,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通过矩阵式管理,发挥事业群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和区域公司深耕区域的优势,以市场为中心、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高品质产品服务为抓手,形成满足大需求、大市场、大产品的组织架构,加强业务协同,提升区域资源开发和产品服务落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