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旅游业的竞争,我们必然清醒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月23日至26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办,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会议期间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旅游的方向、路径与政策》的主题演讲。戴斌指出,中国将加快推进以现代化为导向智慧旅游发展道路。“人山人海吃红利、圏山圏水收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过去,自助、自驾、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当代,要求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和现代金融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出境旅游的进程中,政府会更加关注游客安全和服务品质,而不再谋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我们也要在国家层面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计划,在全球推广“美好中国”的主体形象,统筹协调外交、移民、海关、口岸、工业与信息化、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实施更加便利化的签证、边检、支付、物流政策,以更高品质的国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满足海外游客的居停需求。
戴斌说,2023年春节是中国对新冠肺炎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第一个公众假期,全国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758.4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6%和73.1%,成为2020年以来旅游业最好的春节假期。
2月6日,中旅旅行、携程、广之旅、春秋、凯撒、中青旅等旅行社组织的多个出境游首发团,及其在泰国、菲律宾、印尼受到的礼遇,极大提振了旅游消费预期和市场信心,进一步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基于财政、经济、消费、投资、民航、交通、入出境管理等宏观政策,以及居民出游意愿、员工招聘、企业家信心和目的地推广等先行指标的综合研判,我们有理由对2023年的中国旅游经济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消费、入出境旅游人次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5%、75%和40%,并于年底年初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戴斌分析认为,过去三年,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行为,以及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前对旅游的认知是距离越远越好,跨县、跨市、跨省,最好是国际和洲际旅行;时间越长越好,不过夜就不算是旅游;旅游场景越典型越好,名山大川、草原、森林、湖泊、古村古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文化遗产。
戴斌强调,疫情期间,出境旅游几乎消失,国内旅游距离在节假日则收缩到100公里左右。而今,人们更愿意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享受日常生活的美好。对远方的选择,也不再仅限于热门城市和热点景区,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场景,包括出境旅游的消费决策也开始趋于理性。“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等新需求,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是理性,其底层逻辑无非是游客对“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戴斌指出,从1999年国庆节七天长假到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在下沉,消费在升级。游客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必然影响商业供给和产业动能的创新,进而影响产业政策和规制体系的调整。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看,中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旅游业需要新思维和新政策,有效提升市场推广、目的地建设、公共服务和产业创新水平。
旅游是人民的权利,是日常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位国民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让诗和远方的梦想照进全面小康的现实,是新时代的国家旅游方略。今天,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多数人的刚性需求。数据表明: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主力群体的平均年龄,已经下沉到20至25岁,其中近一半游客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内蒙古的阿尔山、青海的祁连、新疆的喀什、云南的楚雄……覆盖了1827个县级城市。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有意愿,也有能力去远方欣赏不一样的美丽风景,体验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更要看到疫情前年均4.3次的国民出游率、人均7.82天的出游时间、节假日平均270公里的出游距离、人均每次940元的旅游花费,与人民对小康社会旅游梦想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戴斌强调,伴随移动互联网兴起,需求侧牵引的智慧旅游已经进入消费场景建设的新阶段,今后必然走向供给侧驱动的现代旅游业。旅游产业现代化意味着市场分工的深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化发展、中型企业专业化经营和小微型企业协同创新的商业生态体系的形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旅游发展必须要遵循的根本原则,绿色旅游发展理念将贯彻资源开发、投资建设、产品研发、企业经营和市场推广全过程,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旅游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精神富裕,也是不同文明、多元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间平等对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出国旅游尤为人民所向往。
戴斌认为,在发展出境旅游的进程中,政府会更加关注游客安全和服务品质,而不再谋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我们也要在国家层面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计划,在全球推广“美好中国”的主体形象,统筹协调外交、移民、海关、口岸、工业与信息化、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实施更加便利化的签证、边检、支付、物流政策,以更高品质的国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满足海外游客的居停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放开,疫情以来所形成的“本地人游本地”格局,今后将如何发展成为关注热点。戴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国内旅游,近程旅游都是旅游发展的基础。防疫政策优化以后,人们外出旅游会相较跑得更远一些,但同时,疫情也让人们重新意识到,近程旅游特别是周边游、乡村游的价值。
“近程旅游会更加凸显其在中国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会深刻改变整个旅游经济的布局,需求决定产业布局的时代到了。”戴斌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