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化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保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一业带百业”的重要作用。2005年7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会同各行业企协,在持续推出中国企业500强的同时,首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为促进我国服务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发布了“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这也是中国企联连续第18次发布该榜单。文化产业评论梳理发现,本次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涉及文化、旅游、新闻传媒等相关服务企业约40余家。相较往年,哪些文旅行业入围企业数量最多?哪些地区最具发展优势?分别有哪些特点?
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文旅企业大幅减少
从“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的文旅及相关企业结构看(详见下表),共涉5大类40家企业。其中,从事文化和旅游服务企业10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7家、新闻出版和文化传媒服务企业8家、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5家、文旅地产和其他生活性服务企业10家(抽样选择)。
一是文旅企业主业聚焦。
此次上榜的10家文旅企业,分别为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深圳华强集团、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川众心乐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广州岭南商旅投资集团、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湖北文化旅游集团、龙岩文旅汇金发展集团,涵盖了文旅资源开发、商贸旅游服务、文旅金融服务、国际旅行社等文旅重点行业。其中,多家连续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如西安曲江文化、深圳华强集团等。
二是“互联网+”持续扩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旅”赛道开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文旅行业。如,已经成熟的百度、携程、美团、汇通达等OTA平台,在旅游市场的渗透率达35%以上。除了OTA,京东、阿里、腾讯等巨头也纷纷扩容文旅板块。如,京东从2011年开始上线图书文娱业务,2017年成立3C文旅事业部正式进军“大文娱”;阿里巴巴组建文化娱乐集团,统辖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等8个部门。
三是数字文旅深耕加速。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广泛运用,一大批网络科技公司抢抓文旅产业智能化转型机遇,主动占领智慧文旅、网络游戏开发等市场。此次上榜的5家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网易、广州华多、三七互娱、广州酷狗及福建网龙等公司。如,目前A股游戏公司三七互娱已经超越腾讯、网易,位列国内头部游戏公司第一。
四是文化传媒地位稳定。
文化传媒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重要业态,虽然受大环境影响个别企业排名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此次入围的8家文化传媒公司中,新闻出版及发行企业共有5家,别是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型传媒企业有2家,分别是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及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五是“地产+文旅”渗透率高。
业内数据显示,在国内百强开发商企业中,已有超50%布局文旅地产领域,部分地产企业还将重点从地产置业转向文旅相关产业生态链,加速推进“地产+文旅”融合发展。如大家熟知的万科、保利、华侨城等“老牌”地产企业,连续多年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文旅地产10强”。此外,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广东鼎龙、河南建业、月星集团等企业,在主题乐园、星级酒店、特色小镇等文旅配套建设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企业规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
综合数据来看,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48.15万亿元,比202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20年营业收入(43.59万亿元),增长率达10.47%,过去两年平均增速为7.94%(2020年增长率5.46%)。
据文化产业评论分类统计,本文所列举的40家入围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约5.73万亿元,占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总营业额(48.15万亿)的11.9%。但是,放在不确定因素给文旅相关企业带来严重打击的大背景下看,这样的发展规模同样可圈可点。
一是互联网和文旅地产行业快速崛起。
从“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上榜的40家文旅关联企业排名,进入本次服务业100强的共有13家企业(详见下表)。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有6家,从最初的新浪、网易等几家老牌门户网站,到现在已经发展为包括京东、阿里、腾讯、美团等为代表的文旅消费型互联网企业;文旅地产及相关服务企业7家,分别是绿地、碧桂园、万科、保利、华侨城及甘肃公航旅游。
与排名相对应是营业收入,在13家服务业100强企业中,突破50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依次是京东(9516亿元)、阿里(8364亿元)、腾讯(5601亿元)、绿地控股(5443亿元)、碧桂园(52301亿元);在4000亿元区间的有2家,依次是万科(4528亿元)、中国保利(4488亿元);在1000亿元区间的6家,分别是美团华侨城、甘肃公航旅游、百度、广东鼎龙、网易。
二是不同行业间的营业收入差异明显。
从入围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前300强的文旅关联企业排名及营收数据看,这个层级的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相较前100强企业,行业类别和营业收入均有明显的起浮和差异性。其中,排在200以上区间、营业收入在500亿以上的仅有3家,依次是绿城房地产集团(795亿元)、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658亿元)、河南建业控股(557亿元)。
此外,营业收入排位在200至300以内的企业有6家。其中,营业收在300亿元左右的3家,分别是文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31亿元)、深圳华强集团(315亿元)、月星集团(313亿元);营业收入在200亿之间3家,分别是中原出版传媒(227亿元)、携程(200亿元)、广州华多(179亿元)。这一层级,主营收入为纯文化产业类只有1家(中原出版传媒)。
三是文旅核心型企业呈现波浪式改善。
文化产业评论统计梳理,营业收入排位在前400位至500位之间涉文旅企业有18家,除了三七互娱(325位)、广州酷狗(348位)、福建网龙(495位)3家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外,其余15家均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和旅游核心企业,主营收入在175亿元与90亿元之间(详见下表)。
其中,新闻出版和发行企业5家,分别是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文旅企业有8家,分别是西安曲江文化、四川众心乐旅游、杭州商贸旅游、福建旅游、广州岭南商旅、春秋国际、湖北文旅、龙岩文旅;文化传媒企业有2家,分别是芒果超媒和东方明珠新媒体。
相比较而言,在此次入围的40家涉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中,文旅消费互联网服务和文旅房地产等“大文旅”营业收入和排名相对靠前(前10名1家、前100名12家、前200名3家、前300名5家),企业规模性、成长性、稳健性较强。但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文化、旅游、传媒及娱乐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营业务和业内排名呈现波浪式改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北上广三强地区优势犹显
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共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数量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依次是北京、广东和山东。据文化产业评论梳理发现,入围的40家主要涉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区域分布于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13个省(直辖市),大型文旅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依旧显著。
一是北上广浙皖地区优势犹显。
从40家涉文旅企业入围数量分布情况看,排在前五的依次是广东10家,上海5家,北京、浙江和安徽各4家,合计入围企业数量27家,占比为67.5%;位居第二梯队的是四川、湖南、河南3省,分别入围2家;位居第三梯队的是陕西、湖北、江苏和甘肃4省,各入围1家。相对比较而言,北上广传统三强更具规模优势,浙江和安徽两地文旅企业更具活力,赶超趋势日益加快。
二是广东省文旅企业实力非凡。
综合前文统计数据看,此次的40家入围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约5.73万亿元。据文化产业评论对13个地区入围文旅相关企业营业总收入统计数据,广东省入围的10家文旅企业总营业收入为1.97万亿元,占40家总营收额的34%。其中,营业收入排在“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前100强、且超千亿级的企业就有5家(详见下表)。
三是入围企业城市分布不均。
从此次入围的40家文旅及相关服务企业总部所在城市看,共涉及16个不同层级城市。其中,直辖市2个(北京、上海)、省会城市11个(广州、杭州、合肥、福州、成都、长沙、郑州、西安、武汉、南京、兰州)、副省级单列市1个(深圳)、地级市2个(芜湖市、龙岩市),入围企业城市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严重失衡。
从以上城市入围企业数量看,入围数量最多的5个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和深圳各5家,北京和杭州各4家,与前面省际入围数量相对称。其中,深圳作为副省级单列市表现了强劲的竞争力,在入围的5家企业中有1家大型央企业和4家大型民营企业,分别是华侨城、腾讯、万科、华强和碧桂园。
结语
据了解,“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上年营业收入超过69.09亿元的服务类企业。综合前文分析可见,在疫情等不稳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相关服务业,特别是餐饮、旅游和文化娱乐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受到前所未的冲击,导致文旅企业区域竞争力正日益分化与失衡。
为此,文化产业评论认为,面对当前服务业面临的大背景和大变局,作为大中型文化和旅游企业必须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快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文旅生产型服务企业,提升文旅生活服务型企业供给品质,才能真正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