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多彩非遗点亮美好生活

2022-06-10
来源:石家庄日报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6月5日至6月18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多彩石家庄·非遗购物节”在我市火热开启,共有数十家非遗工坊、非遗重点企业等联袂献礼,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同步销售,商品涵盖非遗美食、工艺品、服饰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一改往日手工制品的稚拙,逐步从包装、设计,创意等诸多方面迭代升级,将昔日人们眼中“小众的”“古老的”的非遗文化引往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逐步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


概念延伸 非遗适用场景更加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不只是简单的民俗或技艺。它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是人民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更是岁月馈赠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非遗事业,将这些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桥西区的“多彩石家庄·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石家庄金凤扒鸡、石家庄酒等非遗老字号,还有石家庄正定宋记八大碗、平山古月豆腐、赞皇蕊源蜂蜜、藁城宫灯这样的非遗重点企业。


丰富的非遗产品也引来周边的市民参观购物。“自己家经常买来吃,送外地的亲戚朋友也不错,地方特产嘛,显得有诚意,有特色。”市民刘立华提着满满的购物袋。他觉得,非遗美食不同于其他领域,鉴于其活态传承的特质,“只有实现市场价值方能实现保护传承”。通过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等平台,这些地方非遗美食,守正创新,焕发新的生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并喜欢。

不止美食领域,北京冬奥会期间,人们在电视转播中还惊喜发现了藁城宫灯的身影。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被印制在红彤彤的纸雕宫灯上,远远望去喜庆且醒目。据悉,这款纸雕宫灯是非遗藁城宫灯和蔚县剪纸的创新结合,曾获九项国家专利、十项版权,先后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等,其产业链条完成,美名远播海内外。非遗在新时代不断传播过程中,活在了人们的舌尖、心间。

匠心文创 当代审美延续非遗繁荣

生活用品,旅游商品,家居产品……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其传承保护的目的,广大非遗人不断进行着有益尝试。他们将现代美学和设计元素注入其中,文化创意产品佳作频出,为非遗延续繁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说起文创商品,近年来最吸引眼球的非故宫博物院莫属。千里江山系列、海错图系列、海水江崖等系列产品,让天南海北的消费者就能感受故宫文化的魅力,非遗元素的加入让文创商品更具文化底蕴。各地文博单位也纷纷效之,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与非遗文化“零距离”。非遗来自民间,接地气,有人气,适用场景更广阔。不少非遗人清醒地认识到: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继承、创新和转化。只有那些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美感的非遗文创,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


在我市赞皇县原村土布非遗博物馆,“原汁原味”的村间老土布,早已变换了崭新模样。时髦的服装,精美的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古老与现代,时尚与古典,在这些非遗新文创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探索发展创新的道路上,省会的非遗人不断开拓。井陉拉花、正定常山战鼓等被精心设计,印制在书包上、手机壳上,做成精致的工艺品、生活用品,丰富着大家的物质生活,继续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标本 成为流动着的生活艺术

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展销展演……越是传统节日,非遗活动越是热闹。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佳节,2022年“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端午非遗主题活动在河博启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让大众领略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彩粽寓意吉祥安康,过端午时很多女孩都会佩戴。古时,送彩粽、赏彩粽是百姓过端午的一项重要活动。”活动现场,石家庄市非遗项目彩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超超一边指导大家制作彩粽,一边介绍端午节扎彩粽、送彩粽的习俗。立掌如刀,步随身换。舞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王其和太极拳第四代传承人牛牛一套太极拳法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引得台下观众纷纷跟练。

“以前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但是现在发现,身边吃穿住衣行都是非遗文化。”观众范丞晨感慨道。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活动旨在让大家在体验传统非遗中传承中华文化。她表示,传统中医问诊、端午习俗等都是非遗文化,生活处处皆非遗。


端午前夕,石家庄市四十中学、裕华求实中学第25届“校园里的梨园春”戏曲文化节刷屏朋友圈。近40个戏剧经典唱段,被这些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演绎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在这里,非遗是一种精神承载,更是一种文化传递……

从衣食住行,到文化生活,非遗正在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各类展演、直播、购物节等新平台也在托举着传承人直面受众,实现文化的传袭和“破圈”。人们感叹:“昔日那些停滞在岁月里的‘文化标本’,再次成为流动的现代艺术,扮靓着人们的生活。”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