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与美的融通力量

2022-03-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为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等“科技艺术”相关专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专业。当前,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特色、新兴、交叉学科的布局有着积极意义,作为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专业,同时对于相对基础的学习阶段,“科技艺术”在本科层面如何开展教学?高等美术院校在推进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上,有哪些新的举措和发展方向?


创新艺科融合发展路径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当前,高等艺术教育已经步入了艺科融合创新发展的轨道。艺术教育机构谋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在传统的专业知识课堂之外,建立起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激发的实践平台。应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相互融合,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把专业美术教育的成果向社会延伸,由此满足社会对审美文化的需求,提升社会美育水平。他强调,“科技艺术”重点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科技创新促进美术创作,以美术创意启发科技创造,探索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方向,满足新阶段对于美术学科发展的新需求。


据介绍,“科技艺术”是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专业,是秉持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积极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崭新人类经验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以丰富艺术冲击力与感染力的实践和研究学科。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具备科技全景视野,能够通过研究与协作将科技创新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拓展教学研究边界


实际上,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不少已经先后开设了与艺术和科技融合相关的专业,在“新文科”“新艺科”语境下探索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借助清华大学多学科的平台优势,以“艺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理念和教育特色,对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致力于“跨学科生源”和“跨专业模式”两方面的探索。在跨学科生源方面,通过二学位和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的开设,在全校范围内吸纳优秀学生开展专业辅修,形成“艺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生源结构,同时制定“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更多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在跨专业模式方面,本科教学探索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跨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研究生教学构建以课题驱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都强调不同学科间的团队协作,共同促进学院内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之间以及与校内计算机、自动化、建筑学、医学、新闻传播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学校教育之外,各美术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特点。


中央美术学院从2017年开始举办“EAST-科技艺术季”,在这一平台,众多顶尖科技和投资企业介绍最前沿的动态,涉及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虚拟现实等领域,总结科技与艺术界的合作经验,畅谈愿景构想,展开碰撞与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从去年开始与之江实验室围绕“科艺融合,协同发展”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共建“科艺融合研究中心”,在融媒体智能创作平台建设、多维感知艺术表达研究、科艺融合新学科建设、智能制造产业设计、未来社区打造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与领域创新,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人才,打造全球科艺融合研究与创新高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新时代的中国,迫切需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这需要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携手共赢,充分发挥美学感性之学、感知之学的能量,迎接以“混合现实”为特征的科技与艺术共融共生的未来。


四川美术学院连续举办了4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围绕技术世界展开对多维末来的沟通和探讨,力求打破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学界壁垒。哲学、科学、艺术各自从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立场来面对技术世界,成为该论坛研讨的核心指向,致力于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对话来聚焦和解决时代话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介绍,学院积极探索艺科融合,引进高层次对口人才,编纂“艺术与科学”丛书,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保持密切合作,着力推进艺术与科学的创新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更好服务社会


放眼全球高等艺术教育,世界许多高校在强化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教育方面,都是瞄准学术前沿和社会需求,以跨学科专业的团队为支撑,探索艺术创造的新领域,培养面向未来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引领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提高各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直接面向社会创新的专业,我国高校艺术与科技专业服务于城市形象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事例也不断涌现,给人们带来科技的惊喜和美的享受。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极富未来科技感与东方美学的开闭幕式向全球观众展示出当代中国的审美与创意,从冬奥会会徽、吉祥物,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服装、开闭幕式多媒体视像、水墨动画等诸多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应用,也让更多人了解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中国。这背后,我国诸多高等艺术院校贡献了设计巧思、科技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和科技融合教学成果的展示舞台。


▲ “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效果图


其中,清华美院牵头开展的概念性创意设计工作,包括冬奥村内的文化展厅概念设计、冬奥会公共空间的数字化景观概念设计、冬奥会火炬概念设计及设计准则建议、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立项建议、物流机器人技术应用概念设计、基于北京民俗元素的文创产品概念创意设计、冬奥会智能安保系统应用概念设计等40余项。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体育图标“小红人”、冬奥会奖牌“同心”的设计,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与城市设计学院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还共同完成了开幕式“奥运会主席台”设计。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团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者来自吉林艺术学院;冬奥赛场上的制服装备大都由北京服装学院承担主要设计任务……


▲ 中国美术学院与阿里云合作的“低碳校园”项目部分内容呈现


前不久,中国美术学院和阿里云联合共创的“低碳校园”项目荣获2022世界信息社会峰会(WSIS)奖项提名。该项目以大数据能耗分析为切入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校园内的个人实现节能减碳和碳普惠。通过设计创新思维整合技术、工具、社群等资源,鼓励学生从微小低碳行动做起,并通过“碳宝地图”互动玩法,营造绿色低碳新时尚。


优化创新人才知识结构


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看来,科学精神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大胆猜想、勇于实验,想象力始终都是科学能力的重要构成。而类比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大量蕴积在当代艺术中。“事实上,文艺复兴绘画是当时解剖学、光学、透视学的最新成就的表现,正是当年的科技艺术。今天留下来的古典艺术,都曾经是各自时代的实验艺术。人的审美习惯会导致思维的套路化,而当代艺术致力于超越套路、破除成见和另辟蹊径,带来感性和思维的活络,而这正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前提。”他说。


他认为,要优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在科技院校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在艺术院校大力建设科技艺术学科。第二,在科技院校和艺术院校之间大力发展联合课程乃至双学位培养。“国际上,日内瓦艺术大学与洛桑大学的脑科学研究合作、布朗大学与罗德岛美院的双学位教学成果令人瞩目。国内,中央美院与北航的机械课程合作、与上海科技大学的交换课程进行了初步尝试,但双学位培养还难以推进。”他表示。第三,设置科研机构的艺术家驻地和艺术院校的驻校科学家制度。国际上普遍有科研机构的艺术家驻地,如欧洲原子能机构CERN的驻地计划。第四,建设全球顶级的科技艺术大展和奖项。以科技艺术带来科普和美育的融合,从娃娃抓起,推动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共识。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