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习酒唱响重庆,刀郎首发新歌致敬“红岩精神”

2025-06-26
来源:中国旅游网

6月21至22日,连续两晚的山城重庆山歌激荡,彻夜难眠。位于巴南区的华熙LIVE·鱼洞·场馆内外,数万“刀迷”沉浸在刀郎的音乐境界之中。连绵的雨笼罩着城市、天空与人群,却无法冷却现场因刀郎而燃起的感动。

微信图片_20250624163643.jpg

这里是由贵州习酒独家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重庆站演出现场,一首首经典的“刀氏山歌”“刀氏情歌”引得场馆内掌声雷动。刀郎专为重庆创作的《我在山城唱山歌》,犹如神来之笔,在此首发首唱,掀起高潮;而当其弟子周煜琦深情献唱《红梅赞》时,这座“革命之城”的红色底蕴刹那引爆,“红岩精神”在空气中流淌,在歌声中升华,许多齐声合唱的“刀迷”不禁激动失声,泪流满面。

e940d410f1365fff63487b3aa6aabe6.jpg

量身创作新歌:首发《我在山城唱山歌》

这是一首让人“泪流满面”的山歌,这是一首第一次公开演唱的新歌,这更是一首全国巡演中刀郎首次为巡演城市量身创作的情歌。当刀郎那独特的嗓音唱起这首歌,华熙LIVE·鱼洞·场馆内瞬间被点燃。

“这山望到噻那山高啰,那山山坡诶冲呀云霄。我在山城哟唱山歌啰诶,山城山歌嘢,坡啊坡连坡。谁把一握山土给我看?让我走出家门泪流满面。谁用泥土泪水捏成你的样子?那是我的思念望眼欲穿。嘉陵江的水啊,乌云顶的坡诶,江水那么急啊,坡坡那么陡哦!当我走得累了,我就唱山歌诶。远方那么远噻,山歌那么长啰……”

这首献给山城的歌,采用的是重庆巴南区木洞、洛碛一带的民间曲调,类似于川江号子。歌词中,描写并融合了山城重庆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与人间烟火,悠扬、婉转、动听。

纯方言的简洁歌词背后,则还蕴含着深刻的地方历史与革命文化内涵。

“谁把一握山土给我看?让我走出家门泪流满面。”“一握山土”何意?“泪流满面”何因?古代交通不便,远行之人很难说是否能再次回归故乡,因此,临行前都要握一把乡土,甚至“吃土”,然后,再带着思念与乡愁的力量,去满世界闯荡。故而这份对于故乡的刻骨思念,怎能不让背井离乡的人“泪流满面”?

在革命年代,在故乡随时可能被摧毁沦陷的战火岁月,“泥土”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结则更加浓烈。梁斌的红色经典名著《红旗谱》中,关于主角之一严志和的一段描写,就非常典型:“(严志和)走着走着,眼里又流下泪来,一个趔趄步跪在地下。他匍匐下去,张开大嘴,啃着泥土,咀嚼着伸长了脖子咽下去……唔哝地说:‘孩子!吃点吧!吃点吧!明天就不是咱们的土地了!从今以后,再也闻不到它的香味了!’”

“谁用泥土泪水捏成你的样子?”表面看,这句是化用“女娲造人”的神话,深层里,却可以理解为革命岁月中,历史对于人、人性乃至中华民族的艰辛重塑,“望眼欲穿”的,则是革命成功之后的新生活、新社会、新世界。

是故,刀郎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山城所创作的,自然不会只是一首单纯的“山歌”,而一定也会包裹着一重向山城光荣传统致敬的内核。

微信图片_20250624160231.jpg

力挺弟子独唱《红梅赞》:歌迷感动“泪湿衣襟”

在我国,山城重庆的这份红色基因与光荣传统可谓家喻户晓,很大程度上,这源于那些红色经典作品的不断传唱、传诵与传播——比如,经典名曲《红梅赞》。在演唱会落地重庆开唱之前,歌迷们就纷纷猜测,刀郎一定会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特别献唱这首《红梅赞》。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刀郎将弟子周煜琦推到了聚光灯下,“有请周煜琦,给大家带来这首《红梅赞》。”言毕,他便转身退到了后台。于是,一身白衬衣素洁无瑕的周煜琦,肃立于舞台中央,以纯净天籁般的声线,唱出了这首经过刀郎改编配乐的经典。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在重庆人乃至全国人民心中,这首《红梅赞》几乎就是“重庆市歌”,是“红岩精神”的集中体现。

“红岩精神”之提炼与命名,可追溯至1961年由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后来的电影《红岩》与歌剧《江姐》,均据此改编创作而成。其中的女主角“江姐”,是真正存在的女革命家,四川自贡人江竹筠,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殉难于渣滓洞集中营。这首红色经典《红梅赞》,正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

这个深得刀郎器重和栽培的弟子,没有让刀郎、也没有让歌迷们失望。一曲终了,便有大量歌迷将拍摄的视频片段发布于微博、抖音,并不断表达着感动——

@雪域雄鹰 一首《红梅赞》,三千万重庆儿女泪湿衣襟!感谢刀郎又让我们回想起了那硝烟的战场,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打下的江山!三千万重庆刀迷,希望刀郎今年国庆再次回到重庆,用歌声诉说那曾经战火洗礼的年代!

@黄山谷 让年轻一代重新唱起红歌,礼敬先烈,仅此一项,刀郎对扭转当前文艺界乱象就有大功!

@风中一匹狼 《红梅赞》本来就是红岩电影的歌,重庆就是“红岩精神”的承载地啊!

知敬畏、懂感恩:精神力量的重叠、交融

那么,究竟何为“红岩精神”?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了“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与长征精神、沂蒙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岩精神,是革命精神花丛中独特的一束。红岩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精神地标。就地理概念而言,红岩是重庆红岩嘴13号、曾家岩50号、虎头岩化龙新村76号的总称,是中共南方局机关、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

而同样兼具红色历史标志与革命精神地标双重重大意义的,还有作为长征精神分支的“四渡赤水精神”。1935年1月至3月期间,发生于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地带赤水河流域的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由此孕育而出的四渡赤水精神,与红岩精神一样,都有着对党忠诚、不怕牺牲、坚守执着的崇高革命理想的共通性。

如此红色精神,也深深地植根于习酒品质与品牌文化之中。习酒集团所在地二郎滩,便是当年红军创造四渡赤水军事奇迹的核心之地,既得到赤水河流域千百年来酿酒文明之天时地利,又秉承革命时代前赴后继的伟人精神的感召熏染,习酒以“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怜悯”为品格,成就了中国白酒行业兼具历史厚重与精神内涵的经典品牌之一。

当贵州习酒独家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空降重庆,第二场演唱会时6月22日,恰逢刀郎54岁生日,在华熙LIVE·鱼洞·场馆巨大又酷炫的舞台上,在数万歌迷热烈的簇拥中,在自己不断唱响的经典山歌中,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

微信图片_20250624160350.jpg

这个历史上有着“双重喜庆”祥瑞的万福之地,这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英雄之城 ,“刀氏气质”鲜明的独特的音乐热潮,数千年辉煌悠久历史的山城底蕴,革命岁月红色记忆所塑造的品格气质,都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力量,它们相遇,它们重叠,它们交融,在重庆这个世界的大舞台,孕育着,生长着,绽放着,让全世界都能看见。

重庆之后,在红色精神引领之下,习酒和刀郎的下一站,将是另一个革命圣地——临沂。敬请期待!(撰文:温星)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